取法乎上,仅得乎中的成语故事

拼音qǔ fǎ hū shàng,jìn dé hū zhōng
基本解释取上等的为准则,也只能得到中等的。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。
出处语出唐太宗《帝范》卷四:“取法于上,仅得为中,取法于中,故为其下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取法乎上,仅得乎中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取法乎上,仅得乎中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 
|---|---|
| 催人泪下 | 凌力《少年天子》第八章:“实在是万岁爷的祭文催人泪下,奴才们实在忍不住了……” | 
| 全科人儿 | |
| 望尘莫及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赵咨传》:“复拜东海相,之官,道经荥阳,令敦煌曹暠,咨之故孝廉也,迎路谒候。咨不为留,暠送至亭次,望尘不及。” | 
| 上下其手 | 唐 周矩《为索元礼首按制狱疏》:“微讽动以探其情,所推者必上下其手,希圣旨也。” | 
| 处之泰然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雍也》:“子曰:‘贤哉!回也!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。”宋 朱熹注:“颜子之贫如此,而处之泰然,不以害其乐。” | 
| 信及豚鱼 | 《周易 中孚》:“豚鱼吉。信及豚鱼也。” | 
| 凿壁借光 | 晋·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 | 
| 无法无天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,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。” | 
| 不三不四 |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五卷:“可见元宵之夜,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,不一而足。” | 
| 经纬天下 |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普施明法,经纬天下,永为仪则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