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·白居易的简介
					
					
				 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 
				
白居易共有诗(2585篇)				
				 
				
				
					
					
						宋代:
						王炎
					
					
					
					
						 欲问矿人归未归,江湖不见雁南飞。
青云未上辞乡国,白璧无因困褐衣。
 
						  欲問礦人歸未歸,江湖不見雁南飛。
青雲未上辭鄉國,白璧無因困褐衣。
 
					 
									 
				
					
					
						:
						何绛
					
					
					
					
						 自今歧路各西东,事与浮云失故踪。已觉逝川伤别念,更来清镜促愁容。
星霜渐见侵华发,火影应难到洞宫。最是不堪回首处,隔江吹篴月明中。
 
						  自今歧路各西東,事與浮雲失故蹤。已覺逝川傷别念,更來清鏡促愁容。
星霜漸見侵華發,火影應難到洞宮。最是不堪回首處,隔江吹篴月明中。
 
					 
									 
				
					
					
						明代:
						李攀龙
					
					
					
					
						 三河名郡郁如林,治行看君结主深。但使便宜长得请,守臣无意赐黄金。
  
						  三河名郡郁如林,治行看君結主深。但使便宜長得請,守臣無意賜黃金。
  
					 
									 
				
					
					
						明代:
						郭之奇
					
					
					
					
						 可怜巴马蔽黄尘,夷凶剪乱遂为陈。已知同泰终危国,何事庄严又舍身。
始兴王子兴劳苦,刺闺投石夜频频。妄希泰伯为三让,错认姬公乃世臣。
 
						  可憐巴馬蔽黃塵,夷兇剪亂遂為陳。已知同泰終危國,何事莊嚴又舍身。
始興王子興勞苦,刺閨投石夜頻頻。妄希泰伯為三讓,錯認姬公乃世臣。
 
					 
									 
				
					
					
						元代:
						曹伯启
					
					
					
					
						 辞乡弹指浃旬过,谩拟长松带女萝。僧室梦回愁思冗,侯门食罢强颜多。
世途千里心如折,茅屋双亲鬓已皤。富贵本来勤苦得,不须弹铗动高歌。
 
						  辭鄉彈指浃旬過,謾拟長松帶女蘿。僧室夢回愁思冗,侯門食罷強顔多。
世途千裡心如折,茅屋雙親鬓已皤。富貴本來勤苦得,不須彈铗動高歌。
 
					 
									 
				
					
					
						宋代:
						方岳
					
					
					
					
						 芦荻花寒山月小,西风吹雁又江南。
夜谈往事六太息,老觉吾侪七不堪。
 
						  蘆荻花寒山月小,西風吹雁又江南。
夜談往事六太息,老覺吾侪七不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