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台道人歌
[元代]:宋褧
天台道人住幽燕,相知垂及二十年。黄冠羽衣固不与众异,心脾一片常若冰雪之洒然。
瞳子点漆黑,两颊朝霞鲜。不知世有熊经鸟伸吐纳鍊摄之秘诀,方寸坦坦泓渟渊。
闾阎府署得失已不挂齿颊,炼丹蜕骨又不形语言。
不曲意谐俗而俗自喜不超然,逃名而名自贤。不为壶公左慈之幻眩,不为祀灶却老之诞谩。
病者相谒径走马往救,不屑屑责报归来燕坐高槐轩。
艺精时犹闭户究难素,客至大叫拍案治具倾玉船。
共谈南土风物辄欢笑京衢,风沙暑雨亦复不厌能留连。
我为道人写真已太逼,何用缣素施丹铅。他年史笔不传方士传方技,历历为我徵长篇。
天台道人住幽燕,相知垂及二十年。黃冠羽衣固不與衆異,心脾一片常若冰雪之灑然。
瞳子點漆黑,兩頰朝霞鮮。不知世有熊經鳥伸吐納鍊攝之秘訣,方寸坦坦泓渟淵。
闾閻府署得失已不挂齒頰,煉丹蛻骨又不形語言。
不曲意諧俗而俗自喜不超然,逃名而名自賢。不為壺公左慈之幻眩,不為祀竈卻老之誕謾。
病者相谒徑走馬往救,不屑屑責報歸來燕坐高槐軒。
藝精時猶閉戶究難素,客至大叫拍案治具傾玉船。
共談南土風物辄歡笑京衢,風沙暑雨亦複不厭能留連。
我為道人寫真已太逼,何用缣素施丹鉛。他年史筆不傳方士傳方技,曆曆為我徵長篇。
唐代·宋褧的简介
宋褧(1294-1346), 字显夫,大都宛平(今属北京市)人。泰定元年(1324)进士,授秘书监校书即,改翰林编修。后至元三年(1337)累官监察御史,出佥山南宪,改西台都事,入为翰林待制,迁国子司业,擢翰林直学士,兼经筵讲官。卒赠范阳郡侯,谥文清。著有《燕石集》。延佑中,挟其所作诗歌,从其兄本(字诚夫)入京师,受到元明善、张养浩、蔡文渊、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。至治元年(1321),兄诚夫登进士第一,后三年(1324)显夫亦擢第,出于曹元用、虞集、孛术鲁翀之门,时士论荣之。
宋褧共有诗(485篇)
清代:
孙原湘
炉烟摇漾奈风何,似妾心头委曲多。担得虚名招嫉妒,悔因坚约致蹉跎。
双关语秘瞒青鸟,一尺身悬抵绛河。剩有悲愁相对分,不忙时节定来过。
爐煙搖漾奈風何,似妾心頭委曲多。擔得虛名招嫉妒,悔因堅約緻蹉跎。
雙關語秘瞞青鳥,一尺身懸抵绛河。剩有悲愁相對分,不忙時節定來過。
宋代:
洪皓
尹京便可继翁归,暂向符离一马麾。
善抚新边千里肃,复还旧治九重知。
尹京便可繼翁歸,暫向符離一馬麾。
善撫新邊千裡肅,複還舊治九重知。
:
黎景义
小栏花韵午晴初,家在桃源稳卜居。
壮士不言三尺剑,男儿须读五车书。
小欄花韻午晴初,家在桃源穩蔔居。
壯士不言三尺劍,男兒須讀五車書。
:
王九思
秋风昔伴逐臣回,此日逢秋意转哀。贝锦有言䜛巷伯,黄金无梦到燕台。
土阶步月青藜杖,草阁看花浊酒杯。垂老光阴吾愿足,补天自有出群才。
秋風昔伴逐臣回,此日逢秋意轉哀。貝錦有言䜛巷伯,黃金無夢到燕台。
土階步月青藜杖,草閣看花濁酒杯。垂老光陰吾願足,補天自有出群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