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日
[宋代]:李光
牢落双泉一病翁,十年忧患扫还空。荷稀竹密宜秋雨,户窄檐低耐飓风。
尽日抄书北窗下,有时闲步小桥东。谁知万水千山外,亦与乡居兴味同。
牢落雙泉一病翁,十年憂患掃還空。荷稀竹密宜秋雨,戶窄檐低耐飓風。
盡日抄書北窗下,有時閑步小橋東。誰知萬水千山外,亦與鄉居興味同。
唐代·李光的简介
李光(1078年12月16日[1] —1159年4月22日),字泰发,一作字泰定,号转物老人。越州上虞(今浙江上虞东南)人。南宋名臣、文学家、词人,南宋四名臣之一,唐汝阳王李琎之后。徽宗崇宁五年(1106年)进士,调知开化县,移知常熟县。累官至参知政事,因与秦桧不合,出知绍兴府,改提举洞霄宫。绍兴十一年(1141年),贬藤州安置,后更贬至昌化军。秦桧死,内迁郴州。绍兴二十八年(1158年),复左朝奉大夫。绍兴二十九年(1159年),致仕,行至江州卒,年八十二。宋孝宗即位后,赠资政殿学士,赐谥庄简。有前后集三十卷,已佚。又有《椒亭小集》、《庄简集》等。
李光共有诗(336篇)
宋代:
吕南公
朱栏跨略彴,孤绝东山口。不见客忘归,华标字如斗。
轩轩六龙辔,不醉云间酒。何以赠游人,松声杂鸣溜。
朱欄跨略彴,孤絕東山口。不見客忘歸,華标字如鬥。
軒軒六龍辔,不醉雲間酒。何以贈遊人,松聲雜鳴溜。
宋代:
释宝昙
我自归帆急鼓催,君先一骑抗尘回。
谁知北海樽罍底,亲见东轩长老来。
我自歸帆急鼓催,君先一騎抗塵回。
誰知北海樽罍底,親見東軒長老來。
:
王镜寰
为傍岩腰筑一椽,好留遗迹在林泉。去梯玩月名流已,侧帽填词韵事传。
塔影写残衔岭月,钟声穿破隔溪烟。吟诗结社人伊往,且访高僧学坐禅。
為傍岩腰築一椽,好留遺迹在林泉。去梯玩月名流已,側帽填詞韻事傳。
塔影寫殘銜嶺月,鐘聲穿破隔溪煙。吟詩結社人伊往,且訪高僧學坐禅。
:
蒲庵禅师
古城阴处饶古木,古城城下烟水绿。
江上茅堂昼掩扉,知是先生读书屋。
古城陰處饒古木,古城城下煙水綠。
江上茅堂晝掩扉,知是先生讀書屋。
唐代:
刘禹锡
金貂晓出凤池头,玉节前临南雍州。暂辍洪炉观剑戟,
还将大笔注春秋。管弦席上留高韵,山水途中入胜游。
岘首风烟看未足,便应重拜富民侯。
金貂曉出鳳池頭,玉節前臨南雍州。暫辍洪爐觀劍戟,
還将大筆注春秋。管弦席上留高韻,山水途中入勝遊。
岘首風煙看未足,便應重拜富民侯。
:
谢冶盦
道义论交杂苦辛,多君高唱到阳春。风尘澒洞今何世,岁月消磨志不伸。
出岫閒云归缓缓,在山泉水味津津。一枝纵擅才人笔,未肯淩波赋感甄。
道義論交雜苦辛,多君高唱到陽春。風塵澒洞今何世,歲月消磨志不伸。
出岫閒雲歸緩緩,在山泉水味津津。一枝縱擅才人筆,未肯淩波賦感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