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和十首
[宋代]:苏辙
涧草岩花日日开,江南秋尽似春回。
旋开还落无人顾,惟有山蜂暖尚来。
江上孤城面面山,居人也自不曾闲。
蜂游蚁聚知何事,日夜长桥南北间。
城郭村墟共水云,槿篱竹屋映柴门。
隐居亦有高人在,岸帻无言倚钓轩。
一官疏散自疑仙,三考应成醉日千。
早病固须闲地著,多忧长被达人怜。
养生尤复要功圆,溜滴南溪石自穿。
近见牢山陈道士,微言约我更三年。
〈牢山陈道士瑛近过此,叩之,竟无所云,约三年当再见。
〉张公诗社见公名,〈公昔与张伯达为唱和之友。
白首山城叹不平。
坐客要闻新乐府,应须湓口琵琶声。
〉高情日与故山期,鸿鹄谁言也倦飞。
且听渔人强哺啜,坐中羁客畏公归。
天为多才故欲禁,府门摧落涨江深。
鼎新翠壁排精铁,涌出飞楼直百金。
楼上青山绕四垂,画桥百步引朱扉。
落成当与公同上,一看长江白练微。
歌舞留宾意自多,华灯数问夜如何。
白头病客无才思,惯卧茅檐长薜萝。
澗草岩花日日開,江南秋盡似春回。
旋開還落無人顧,惟有山蜂暖尚來。
江上孤城面面山,居人也自不曾閑。
蜂遊蟻聚知何事,日夜長橋南北間。
城郭村墟共水雲,槿籬竹屋映柴門。
隐居亦有高人在,岸帻無言倚釣軒。
一官疏散自疑仙,三考應成醉日千。
早病固須閑地著,多憂長被達人憐。
養生尤複要功圓,溜滴南溪石自穿。
近見牢山陳道士,微言約我更三年。
〈牢山陳道士瑛近過此,叩之,竟無所雲,約三年當再見。
〉張公詩社見公名,〈公昔與張伯達為唱和之友。
白首山城歎不平。
坐客要聞新樂府,應須湓口琵琶聲。
〉高情日與故山期,鴻鹄誰言也倦飛。
且聽漁人強哺啜,坐中羁客畏公歸。
天為多才故欲禁,府門摧落漲江深。
鼎新翠壁排精鐵,湧出飛樓直百金。
樓上青山繞四垂,畫橋百步引朱扉。
落成當與公同上,一看長江白練微。
歌舞留賓意自多,華燈數問夜如何。
白頭病客無才思,慣卧茅檐長薜蘿。
唐代·苏辙的简介
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
苏辙共有诗(1499篇)
:
程滨
开岩藏古佛,劈石试新硎。神迹传千载,天池泻一泓。
乱山深处宿,一鸟唤时醒。不见当年雪,黑发向天青。
開岩藏古佛,劈石試新硎。神迹傳千載,天池瀉一泓。
亂山深處宿,一鳥喚時醒。不見當年雪,黑發向天青。
:
刘摰
槲林秋叶青玉繁,枝间倒挂秋山猿。古面睢盱露瘦月,氄毛匀腻舒玄云。
老猿顾子稍留滞,小猿引臂劳攀援。坐疑跳踯避人去,彷佛悲啸生壁间。
槲林秋葉青玉繁,枝間倒挂秋山猿。古面睢盱露瘦月,氄毛勻膩舒玄雲。
老猿顧子稍留滞,小猿引臂勞攀援。坐疑跳踯避人去,彷佛悲嘯生壁間。
金朝:
冯璧
吏部能开衡岳云,坡仙曾借海宫春。莲峰清晓忽自献,二公何人予何人。
吏部能開衡嶽雲,坡仙曾借海宮春。蓮峰清曉忽自獻,二公何人予何人。
清代:
陈世济
韶光庾岭转青阳,忽讶君来共此乡。看到瑶华须发冷,吟残玉屑齿牙香。
雨中春树谁先发,雪后园林独未荒。听得漏声花外尽,一帘清影正飞霜。
韶光庾嶺轉青陽,忽訝君來共此鄉。看到瑤華須發冷,吟殘玉屑齒牙香。
雨中春樹誰先發,雪後園林獨未荒。聽得漏聲花外盡,一簾清影正飛霜。
明代:
卢龙云
才名共仰三川旧,治行咸推百粤先。郡以分猷看展骥,邑缘试剧待烹鲜。
霜含白简俱称最,春满黄堂各颂贤。珍重佩刀酬解赠,君家元沐主恩偏。
才名共仰三川舊,治行鹹推百粵先。郡以分猷看展骥,邑緣試劇待烹鮮。
霜含白簡俱稱最,春滿黃堂各頌賢。珍重佩刀酬解贈,君家元沐主恩偏。
清代:
孙元衡
争迎春色耐秋寒,开向人间岁月宽。嫩蕊澹烟笼木笔,细香清露滴银盘。
绣成翠叶为纹巧,蒂并丛花当友看。日日呼童阶下扫,浓阴恰覆曲栏干。
争迎春色耐秋寒,開向人間歲月寬。嫩蕊澹煙籠木筆,細香清露滴銀盤。
繡成翠葉為紋巧,蒂并叢花當友看。日日呼童階下掃,濃陰恰覆曲欄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