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玉箫(过尧民金部四叔位见韩相家姬轻盈所留题)
[宋代]:晁补之
罗绮丛中,笙歌丛里,眼狂初认轻盈。无花解比,似一钩新月,云际初生。算不虚得,都古与、第一佳名。轻归去,那知有人,别后牵情。
襄王自是春梦,休谩说东墙,事晚难凭。谁教慕宋,要题诗曾倚。宝柱低声。似瑶台晓,空暗想、众里飞琼。余香冷、犹在小窗,一到魂惊。
羅绮叢中,笙歌叢裡,眼狂初認輕盈。無花解比,似一鈎新月,雲際初生。算不虛得,都古與、第一佳名。輕歸去,那知有人,别後牽情。
襄王自是春夢,休謾說東牆,事晚難憑。誰教慕宋,要題詩曾倚。寶柱低聲。似瑤台曉,空暗想、衆裡飛瓊。餘香冷、猶在小窗,一到魂驚。
唐代·晁补之的简介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晁补之共有诗(759篇)
:
黎景义
小栏花韵午晴初,家在桃源稳卜居。
壮士不言三尺剑,男儿须读五车书。
小欄花韻午晴初,家在桃源穩蔔居。
壯士不言三尺劍,男兒須讀五車書。
清代:
吴询
落日秋江清,潮寒散空碧。江水去悠悠,此夕孤舟客。
遥遥湖上山,粼粼沙中石。余霞敛复晴,昏烟淡将夕。
落日秋江清,潮寒散空碧。江水去悠悠,此夕孤舟客。
遙遙湖上山,粼粼沙中石。餘霞斂複晴,昏煙淡将夕。
:
汪东
一叶落。西风恶。远人似叶更飘泊。露零屐齿寒,徘徊阑干角。
阑干角。影动秋千索。
一葉落。西風惡。遠人似葉更飄泊。露零屐齒寒,徘徊闌幹角。
闌幹角。影動秋千索。
:
严嵩
鲁卫亲藩大,衡庐楚道长。除书登国傅,归棹指江□。
仙酝浓堪致,家音近易将。河间今礼乐,陪从有□□。
魯衛親藩大,衡廬楚道長。除書登國傅,歸棹指江□。
仙醞濃堪緻,家音近易将。河間今禮樂,陪從有□□。
清代:
屈大均
当年设帨雁门关,代北诸军尽解颜。共道榆林飞将种,明驼莫载木兰还。
當年設帨雁門關,代北諸軍盡解顔。共道榆林飛将種,明駝莫載木蘭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