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李端的诗 > 慈恩寺怀旧

慈恩寺怀旧

[唐代]:李端

去者不可忆,旧游相见时。凌霄徒更发,非是看花期。

倚玉交文友,登龙年月久。东阁许联床,西郊亦携手。

彼苍何暧昧,薄劣翻居后。重入远师溪,谁尝陶令酒。

伊昔会禅宫,容辉在眼中。篮舆来问道,玉柄解谈空。

孔席亡颜子,僧堂失谢公。遗文一书壁,新竹再移丛。

始聚终成散,朝欢暮不同。春霞方照日,夜烛忽迎风。

蚁斗声犹在,鸮灾道已穷。问天应默默,归宅太匆匆。

凄其履还路,莽苍云林暮。九陌似无人,五陵空有雾。

缅怀山阳笛,永恨平原赋。错莫过门栏,分明识行路。

上智本全真,郄公况重臣。唯应抚灵运,暂是忆嘉宾。

存信松犹小,缄哀草尚新。鲤庭埋玉树,那忍见门人。

李端简介

唐代·李端的简介

李端

李端(约743-782?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。少居庐山,师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在“十才子”中年辈较轻,但诗才卓越,是“才子中的才子”。他的名篇《听筝》入选《唐诗三百首》。

李端共有诗(218篇)

猜你喜欢

烛影摇红 除夕

清代徐釚

隔岁东风,预欺旅鬓添华发。屠苏传遍,守兰缸、怎得消愁法。

料是红闺早掩,诉灯花、向伊难说。除非好梦,归去相寻,不教閒杀。

次韵试可同游法王岳寺

宋代释道潜

两山脩径尽榛芜,谩诧当年幸翠舆。空睹宸文藏宝构,不逢衲子话真如。

林深想见灵根茂,地胜宜多隐者居。凉月照人归路好,傍溪嘉树影扶疏。

减字木兰花 其二 寿隐士

两汉佚名

一丘一壑。野鹤孤云随处乐。篆带纱巾。且与筠庄作主人。

高山流水。指下风生千古意。寿庆年年。长在新秋六日前。

读庄七首 其六

程千帆

惠施过孟诸,庄周弃馀鱼。濠梁虽共游,踪迹亦略殊。

穷达与贫富,夜旦相代居。争关梦觉间,栩栩复蘧蘧。

送汤倅二首

宋代虞俦

别乘词锋不费磨,江山得助想经过。

离情柳色长亭暮,愁绪梅腮细雨多。

醉蓬莱·望秋高梨岭

两汉佚名

望秋高梨岭,星下莆阳,庆生贤哲。问瑞蓂留两荚。小试宏才,暂劳雕邑,布阳春仁泽。庭有驯禽,村无吠犬,稻黄连陌。最是邦人,合掌顶戴,萱草年华,蟠桃春色。却笑仙翁,觅丹砂金诀。德满人间,诏来天上,看寿名俱得。岁岁霞觞,凤凰池畔,贺生辰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