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云归兴送别王明府子侄还姑苏
[明代]:王恭
何处发归兴,吴江多白云。晴教积水青枫合,寒带空洲远雁分。
游子前年别张掖,酒泉南头夜霜白。扁舟忽过钓龙台,回首姑苏是乡陌。
小阮曾为叔父知,十年应负竹林期。参差雨雪遥相问,迢递关河又别离。
羡君兄弟东归去,白马双嘶首前路。行人未听虎丘钟,春风已绿吴门树。
莱衣重戏莫迟迟,百里邦君有所思。悬知旧国看云处,不比甘州见月时。
何處發歸興,吳江多白雲。晴教積水青楓合,寒帶空洲遠雁分。
遊子前年别張掖,酒泉南頭夜霜白。扁舟忽過釣龍台,回首姑蘇是鄉陌。
小阮曾為叔父知,十年應負竹林期。參差雨雪遙相問,迢遞關河又别離。
羨君兄弟東歸去,白馬雙嘶首前路。行人未聽虎丘鐘,春風已綠吳門樹。
萊衣重戲莫遲遲,百裡邦君有所思。懸知舊國看雲處,不比甘州見月時。
唐代·王恭的简介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王恭共有诗(810篇)
:
林修竹
池塘半亩新荷小,梦稳日方长。藤床竹枕,心平气爽,初夏风光。
青春何处,年华如逝,无限思量。寄怀只在,风花雪月,恕我清狂。
池塘半畝新荷小,夢穩日方長。藤床竹枕,心平氣爽,初夏風光。
青春何處,年華如逝,無限思量。寄懷隻在,風花雪月,恕我清狂。
明代:
毕自严
大夫矫矫龙鹄姿,才华气节倾当时。惠文柱后豪右避,埋轮都下豺狼悲。
一朝南巡持绣斧,风凛霜冽和甘雨。明有法度幽鬼神,宁能希指滥网罟。
大夫矯矯龍鹄姿,才華氣節傾當時。惠文柱後豪右避,埋輪都下豺狼悲。
一朝南巡持繡斧,風凜霜冽和甘雨。明有法度幽鬼神,甯能希指濫網罟。
宋代:
陈洵直
荦确玉峰矗,真朋夐游遨。洗耳发清响,蹑蹻玱鸾高。
飞泉落松杪,节奏风萧骚。八锁度灵钥,铿铿引云璈。
荦确玉峰矗,真朋夐遊遨。洗耳發清響,蹑蹻玱鸾高。
飛泉落松杪,節奏風蕭騷。八鎖度靈鑰,铿铿引雲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