捕蝗-刺长吏也
[唐代]:白居易
捕蝗捕蝗谁家子,天热日长饥欲死。兴元兵后伤阴阳,
和气蛊蠹化为蝗。始自两河及三辅,荐食如蚕飞似雨。
雨飞蚕食千里间,不见青苗空赤土。河南长吏言忧农,
课人昼夜捕蝗虫。是时粟斗钱三百,蝗虫之价与粟同。
捕蝗捕蝗竟何利,徒使饥人重劳费。一虫虽死百虫来,
岂将人力定天灾。我闻古之良吏有善政,以政驱蝗蝗出境。
又闻贞观之初道欲昌,文皇仰天吞一蝗。
一人有庆兆民赖,是岁虽蝗不为害。
捕蝗捕蝗誰家子,天熱日長饑欲死。興元兵後傷陰陽,
和氣蠱蠹化為蝗。始自兩河及三輔,薦食如蠶飛似雨。
雨飛蠶食千裡間,不見青苗空赤土。河南長吏言憂農,
課人晝夜捕蝗蟲。是時粟鬥錢三百,蝗蟲之價與粟同。
捕蝗捕蝗竟何利,徒使饑人重勞費。一蟲雖死百蟲來,
豈将人力定天災。我聞古之良吏有善政,以政驅蝗蝗出境。
又聞貞觀之初道欲昌,文皇仰天吞一蝗。
一人有慶兆民賴,是歲雖蝗不為害。
唐代·白居易的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白居易共有诗(2585篇)
:
卢青山
踯躅初春季。怅情怀、中年渐到,二毛潜起。看取髭髯如古柏,忍对青山妩媚。
更忍向、花前共倚。小女春边一枝玉,颤盈盈、偏近酸眸底。
踯躅初春季。怅情懷、中年漸到,二毛潛起。看取髭髯如古柏,忍對青山妩媚。
更忍向、花前共倚。小女春邊一枝玉,顫盈盈、偏近酸眸底。
:
于玉班
檐栊午寂,正阴阴窥见,后堂芳树。绿遍长丛花事杳,忽见琼葩丰度。
艳雪肌肤,蕊珠标格,消尽人间暑。还忧风日,曲屏罗幕遮护。
檐栊午寂,正陰陰窺見,後堂芳樹。綠遍長叢花事杳,忽見瓊葩豐度。
豔雪肌膚,蕊珠标格,消盡人間暑。還憂風日,曲屏羅幕遮護。
近现代:
叶云峰
春光又是照苍苔,几度沧桑郁不开。旧雨无多成鬼录,园林重振赖贤才。
春光又是照蒼苔,幾度滄桑郁不開。舊雨無多成鬼錄,園林重振賴賢才。
:
彭桂
更传儿女意,尽解忆长安。索饭啼堪念,牵衣别自难。
两人今旅次,八口在江干。此际愁何似,秋风暮更寒。
更傳兒女意,盡解憶長安。索飯啼堪念,牽衣别自難。
兩人今旅次,八口在江幹。此際愁何似,秋風暮更寒。
明代:
王立道
我本陆沈久,幽栖意自宜。心清知俗远,地僻讶春迟。
种竹先留径,移花欲傍池。门前剡溪棹,来往更无期。
我本陸沈久,幽栖意自宜。心清知俗遠,地僻訝春遲。
種竹先留徑,移花欲傍池。門前剡溪棹,來往更無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