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石同焚的成语故事


玉石同焚

拼音yù shí tóng fén

基本解释焚:烧。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。比喻好坏不分,同归于尽。

出处《梁书·武帝纪》:“时运艰难,宗社危殆,昆同已燎,玉石同焚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玉石同焚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玉石同焚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星霜屡移 唐 高适《为东平薛太守进王氏瑞诗表》:“星霜屡移,书奏仍阙。”
莫衷一是 清 吴趼人《痛史》第三回:“议论纷纷,莫衷一是。”
易子而教
香销玉沉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玉盆记》:“他怨悠悠香销玉沉,乱纷纷碎滴珠囊逬,我难主凭萧萧两鬓星。”
不分青红皂白 丁玲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三六:“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。”
头面人物 王蒙《悠悠寸草心》:“小小的理发室也反映着人世的沧桑,何况到这里来整容的颇多头面人物。”
花言巧语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20卷:“巧言,即所谓花言巧语,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。”
乳臭未干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0卷:“虽有两个外甥,不是姐姐亲生,并且乳臭未干,谁人来稽查得他?”
空话连篇 毛泽东《反对党八股》:“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:空话连篇,言之无物。”
子继父业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使子继父业,弟承家祀,有何不可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