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罗隐的诗 > 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(前三首一作感德叙怀寄上罗邺王)

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(前三首一作感德叙怀寄上罗邺王)

[唐代]:罗隐

营室东回荫斥丘,少年承袭拥青油。坐调金鼎尊明主,

横把雕戈拜列侯。书札二王争巧拙,篇章七子避风流。

西园旧迹今应在,衰老无因奉胜游。

脉散源分历几朝,纵然官宦只卑僚。正忧末派沦沧海,

忽见高枝拂绛霄。十万貔貅趋玉帐,三千宾客珥金貂。

良时难得吾宗少,应念寒门更寂寥。

敢将衰弱附强宗,细算还缘血脉同。湘浦烟波无旧迹,

邺都兰菊有遗风。每怜罹乱书犹达,所恨云泥路不通。

珍重珠玑兼绣段,草玄堂下寄扬雄。

水云开霁立高亭,依约黎阳对福星。只见篇章矜镂管,

不知勋业柱青冥。早缘入梦金方砺,晚为传家鼎始铭。

鹤发四垂烟阁远,此生何处拜仪形。

锦笈朱囊连复连,紫鸾飞下浙江边。绡从海室夺烟雾,

乐奏帝宫胜管弦。长笑应刘悲显达,每嫌伊霍少诗篇。

戴湾老圃根基薄,虚费工夫八十年。

罗隐简介

唐代·罗隐的简介

罗隐
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代诗人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诗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

罗隐共有诗(384篇)

猜你喜欢

和袁望回

宋代王之道

千古风流忆孔明,老龙高卧志存身。

强陪簪绂更三圣,安坐江湖又四春。

岳州临江驿见亡友凌溪子题壁怆然兴怀倚韵追悼 其二

明代顾璘

鹦鹉才高失帝庭,人间穷达转冥冥。久将尘土抛金紫,自慱声华付汗青。

避地盟寒空卜筑,招魂歌就或来听。笛声莫怆山阳舍,琴操期闻中散灵。

送程三水天翼内擢

清代陈恭尹

操存不改旧书生,几载官衙饭菜羹。小郭自临三水上,十州同识独清名。

俸钱每用填民歉,坐舫时因送客行。我从能言言不尽,口碑先已到神京。

送宽堂赴南外判宗

宋代释居简

教欲明南国,无如小召公。埙篪后先奏,鲁卫古今同。

特操银潢远,清班玉笋空。洛阳潮雪外,脚脚是华风。

金陵八咏和湛宗伯 其四 雨花台

明代顾璘

古台开士说金经,传道天花落紫冥。广舌不来尘海变,春风唯见草青青。

白皦春辞

明代胡汝嘉

小窗西畔月轮斜,铜博山前散紫霞。

宴罢不知春夜促,醉凭红袖看梅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