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杨君谦见和复和一首
[明代]:沈周
狭径穿山腹,盘盘雄历此。吴王三千剑,意以是为砥。
铁髓积广面,岁久色尚紫。石槩奇窾窍,此以平为美。
坐阅今古人,当不知千几。集坐毕一时,僔僔嫌如市。
况乃实不及,千名何以始。准彼释氏诞,万亿未为耻。
俗惊少摄多,走观信而喜。我登纪夜吟,其面月如水。
杨子时莫偕,清篇触倡起。历历到以意,不游与游比。
语语尽括石,石举在诗矣。使石尚化玉,倏忽鬼入耳。
玩之灵光生,戛之雅音倚。气复蒸春云,诗又在石里。
瑟缩愧我辞,荆棘碍步履。自笑邯郸人,胡为强追拟。
狹徑穿山腹,盤盤雄曆此。吳王三千劍,意以是為砥。
鐵髓積廣面,歲久色尚紫。石槩奇窾竅,此以平為美。
坐閱今古人,當不知千幾。集坐畢一時,僔僔嫌如市。
況乃實不及,千名何以始。準彼釋氏誕,萬億未為恥。
俗驚少攝多,走觀信而喜。我登紀夜吟,其面月如水。
楊子時莫偕,清篇觸倡起。曆曆到以意,不遊與遊比。
語語盡括石,石舉在詩矣。使石尚化玉,倏忽鬼入耳。
玩之靈光生,戛之雅音倚。氣複蒸春雲,詩又在石裡。
瑟縮愧我辭,荊棘礙步履。自笑邯鄲人,胡為強追拟。
唐代·沈周的简介
沈周(1427~1509)明代杰出书画家。字启南,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居竹居主人等。汉族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於明宣德二年,卒於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三岁。不应科举,专事诗文、书画,是明代中期文人画“吴派”的开创者,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。传世作品有《庐山高图》、《秋林话旧图》、《沧州趣图》。著有《石田集》、《客座新闻》等。
沈周共有诗(661篇)
明代:
唐寅
破布衫巾破布裙,逢人便说会烧银。
君何不烧自家用,何必苦心送给人。
破布衫巾破布裙,逢人便說會燒銀。
君何不燒自家用,何必苦心送給人。
明代:
边贡
送君无奈别情何,五日生朝客里过。心逐悬旌离汉徼,梦随春柳渡辽河。
重关复岭狼烟接,暮雨朝云海气多。应有大篇吟出塞,不须停马问干戈。
送君無奈别情何,五日生朝客裡過。心逐懸旌離漢徼,夢随春柳渡遼河。
重關複嶺狼煙接,暮雨朝雲海氣多。應有大篇吟出塞,不須停馬問幹戈。
明代:
王世贞
裁呼小草便无闻,祇为惭他誓墓文。若道长安车马色,春风吹作五陵云。
裁呼小草便無聞,祇為慚他誓墓文。若道長安車馬色,春風吹作五陵雲。
元代:
方回
楼南红气满霜天,新霁湖山晓色妍。
七日喜逢长至日,百年惭到古稀年。
樓南紅氣滿霜天,新霁湖山曉色妍。
七日喜逢長至日,百年慚到古稀年。
宋代:
许及之
借得渔乡住,蟾光忽满轮。金波随短棹,银汉有通津。
几度中秋月,今宵自在身。一尊消得醉,眼底欠诗人。
借得漁鄉住,蟾光忽滿輪。金波随短棹,銀漢有通津。
幾度中秋月,今宵自在身。一尊消得醉,眼底欠詩人。
宋代:
许棐
麾节交迎出帝城,满朝皆羡板舆荣。一州暂辍春风暖,八郡同瞻霁月明。
吴苑莺花新管领,秦溪桃李旧生成。应怜倦卧寒窗者,煮药炉边听雪声。
麾節交迎出帝城,滿朝皆羨闆輿榮。一州暫辍春風暖,八郡同瞻霁月明。
吳苑莺花新管領,秦溪桃李舊生成。應憐倦卧寒窗者,煮藥爐邊聽雪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