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军行送吕兵曹募兵辽海
						[明代]:唐顺之
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	 匈奴十万入云中,烽火照耀甘泉宫。战士三春不解甲,天王一怒欲临戎。
追奔尽选流星骑,并敌齐分明月弓。虏气凭凌恒候月,汉兵超忽若乘风。
巳闻旧戍黄花口,复道新屯细柳中。飞沙飒沓迷亭障,组练缤纷皆北向。
赤羽朝征六郡材,白茅夜拜五丁将。吕郎磊荦似刘生,许国从来气不平。
匣里雄韬藏豹变,腰间宝剑作龙鸣。敕散万金收猛士,身骑匹马出长城。
雁行暗结辽西阵,鱼贯晴开海上营。誓同鲁仲能飞箭,岂学终军漫请缨。
建节行行通大漠,檄书马上时能作。瀚海连云太白高,燕然雪照旄头落。
知君意气坐相邀,五百神兵集一朝。渔阳突骑蛇矛锐,幽并侠客铁骢骄。
车上磔人常贾勇,帐前戏槊屡争标。共道百年胡运息,直教一战虏尘消。
归来奏凯献天子,功名绝胜汉班超。
  
							
							 匈奴十萬入雲中,烽火照耀甘泉宮。戰士三春不解甲,天王一怒欲臨戎。
追奔盡選流星騎,并敵齊分明月弓。虜氣憑淩恒候月,漢兵超忽若乘風。
巳聞舊戍黃花口,複道新屯細柳中。飛沙飒沓迷亭障,組練缤紛皆北向。
赤羽朝征六郡材,白茅夜拜五丁将。呂郎磊荦似劉生,許國從來氣不平。
匣裡雄韬藏豹變,腰間寶劍作龍鳴。敕散萬金收猛士,身騎匹馬出長城。
雁行暗結遼西陣,魚貫晴開海上營。誓同魯仲能飛箭,豈學終軍漫請纓。
建節行行通大漠,檄書馬上時能作。瀚海連雲太白高,燕然雪照旄頭落。
知君意氣坐相邀,五百神兵集一朝。漁陽突騎蛇矛銳,幽并俠客鐵骢驕。
車上磔人常賈勇,帳前戲槊屢争标。共道百年胡運息,直教一戰虜塵消。
歸來奏凱獻天子,功名絕勝漢班超。
 							 
						 
						
													
					 
					
				 
																
				
				
					
					唐代·唐顺之的简介
					
					
				 唐顺之(公元1507~1560)字应德,一字义修,号荆川。汉族,武进(今属江苏常州)人。明代儒学大师、军事家、散文家,抗倭英雄。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(武进)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。  嘉靖八年(1529)会试第一,官翰林编修,后调兵部主事。当时倭寇屡犯沿海,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,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。升右佥都御史,巡抚凤阳,1560年四月丙申(初一)日(4月25日)至通州(今南通)去世。崇祯时追谥襄文。学者称"荆川先生"。 
				
唐顺之共有诗(371篇)				
				 
				
				
					
					
						宋代:
						陆游
					
					
					
					
						 泽国霜迟木未疏,秋来更觉爱吾庐。
芭蕉绿润偏宜墨,戏就明窗学草书。
 
						  澤國霜遲木未疏,秋來更覺愛吾廬。
芭蕉綠潤偏宜墨,戲就明窗學草書。
 
					 
									 
				
					
					
						:
						释宗杲
					
					
					
					
						 今朝四月初一,衲僧放楖栗。虽然不许默照,须要人人面壁。
  
						  今朝四月初一,衲僧放楖栗。雖然不許默照,須要人人面壁。
  
					 
									 
				
					
					
						:
						黄公辅
					
					
					
					
						 去腊此时逐武冈,星沙今日又何忙。已舒暖意归杨柳,犹觉寒风透客裳。
白发岂牵三尺绶,青山频结九回肠。告休未得如初愿,一片乡心度夕阳。
 
						  去臘此時逐武岡,星沙今日又何忙。已舒暖意歸楊柳,猶覺寒風透客裳。
白發豈牽三尺绶,青山頻結九回腸。告休未得如初願,一片鄉心度夕陽。
 
					 
									 
				
					
					
						:
						区必傅
					
					
					
					
						 杖策恣邀游,相从在浚谷。洞口白云生,天际岩如屋。
瀑布挂崖间,飞空作碧玉。长侣江流声,还如烟雾簇。
 
						  杖策恣邀遊,相從在浚谷。洞口白雲生,天際岩如屋。
瀑布挂崖間,飛空作碧玉。長侶江流聲,還如煙霧簇。
 
					 
									 
				
					
					
						宋代:
						梅挚
					
					
					
					
						 绣地萦回宝势长,遍游宁倦徙胡床。禅斋不顾幡风影,讲席乱飞花雨香。
苔阵暗连僧榻古,蕉旗低映佛窗凉。我来懒上东台上,目送霜楸感北堂。
 
						  繡地萦回寶勢長,遍遊甯倦徙胡床。禅齋不顧幡風影,講席亂飛花雨香。
苔陣暗連僧榻古,蕉旗低映佛窗涼。我來懶上東台上,目送霜楸感北堂。
 
					 
									 
				
					
					
						宋代:
						刘克庄
					
					
					
					
						 纷纷儒墨互攻排,此事吾尝体认来。
一向嵩山面空壁,一于骊岫拨残灰。
 
						  紛紛儒墨互攻排,此事吾嘗體認來。
一向嵩山面空壁,一于骊岫撥殘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