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王巩六首并次韵
[宋代]:苏轼
君谈阳朔山,不作一钱直。
岩藏两头虺,瘴落千仞翼。
雅宜驩兜放,颇讶虞舜陟。
暂来已可畏,览镜忧面黑。
况子三年囚,苦雾变饮食。
吉人终不死,仰荷天地德。
我来黄冈下,欹枕江流碧。
江南武昌山,向我如咫尺。
春蔬黄土软,冻笋苍崖拆。
此行我累君,乃反得安宅。
遥知丹穴近,为劚勾漏石。
他年分刀圭,名字挂仙籍。
(君许惠桂州丹砂。
)少年带刀剑,但识従军乐。
老大服犁锄,解佩付镕铄。
虽无献捷功,会赐力田爵。
敲冰春捣纸,刈苇秋织箔。
栎林斩冬炭,竹坞收夏箨。
四时俯有取,一饱天所酢。
君生纨绮间,欲学非其脚。
左右玉纤纤,束薪谁为缚。
勿令闻此语,翠黛頩将恶。
笑我一间茅,妇姑纷六凿。
欲结千年实,先摧二月花。
故教穷到骨,要使寿无涯。
久已逃天网,何须服日华。
宾州在何处,为子上栖霞。
(楼名。
)邻里有异趣,何妨倾盖新。
殊方君莫厌,数面自成亲。
默坐无余事,回光照此身。
他年赤墀下,玉立看垂绅。
平生我亦轻余子,晚岁人谁念此翁。
巧语屡曾遭薏苡,瘦词聊复托芎藭。
子还可责同元亮,妻却差贤胜敬通。
若问我贫天所赋,不因迁谪始囊空。
君家玉臂贯铜青,下客何时见目成。
勤把铅黄记宫样,莫教弦管作蛮声。
熏衣渐叹衙香少,拥髻遥怜夜语清。
记取北归携过我,南江风浪雪山倾。
(君自南江赴任,不一过我。
)
君談陽朔山,不作一錢直。
岩藏兩頭虺,瘴落千仞翼。
雅宜驩兜放,頗訝虞舜陟。
暫來已可畏,覽鏡憂面黑。
況子三年囚,苦霧變飲食。
吉人終不死,仰荷天地德。
我來黃岡下,欹枕江流碧。
江南武昌山,向我如咫尺。
春蔬黃土軟,凍筍蒼崖拆。
此行我累君,乃反得安宅。
遙知丹穴近,為劚勾漏石。
他年分刀圭,名字挂仙籍。
(君許惠桂州丹砂。
)少年帶刀劍,但識従軍樂。
老大服犁鋤,解佩付镕铄。
雖無獻捷功,會賜力田爵。
敲冰春搗紙,刈葦秋織箔。
栎林斬冬炭,竹塢收夏箨。
四時俯有取,一飽天所酢。
君生纨绮間,欲學非其腳。
左右玉纖纖,束薪誰為縛。
勿令聞此語,翠黛頩将惡。
笑我一間茅,婦姑紛六鑿。
欲結千年實,先摧二月花。
故教窮到骨,要使壽無涯。
久已逃天網,何須服日華。
賓州在何處,為子上栖霞。
(樓名。
)鄰裡有異趣,何妨傾蓋新。
殊方君莫厭,數面自成親。
默坐無餘事,回光照此身。
他年赤墀下,玉立看垂紳。
平生我亦輕餘子,晚歲人誰念此翁。
巧語屢曾遭薏苡,瘦詞聊複托芎藭。
子還可責同元亮,妻卻差賢勝敬通。
若問我貧天所賦,不因遷谪始囊空。
君家玉臂貫銅青,下客何時見目成。
勤把鉛黃記宮樣,莫教弦管作蠻聲。
熏衣漸歎衙香少,擁髻遙憐夜語清。
記取北歸攜過我,南江風浪雪山傾。
(君自南江赴任,不一過我。
)
唐代·苏轼的简介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苏轼共有诗(2851篇)
明代:
于慎行
鲁国诸生旧有文,又从投笔际风云。王孙尽自迷归路,卿子谁知号冠军。
枥上骅骝天厩马,帐前鼓角羽林群。同时年少还相忆,晓月山城更梦君。
魯國諸生舊有文,又從投筆際風雲。王孫盡自迷歸路,卿子誰知号冠軍。
枥上骅骝天廄馬,帳前鼓角羽林群。同時年少還相憶,曉月山城更夢君。
明代:
王恭
卖药囊中况有钱,长桑亲诀旧曾传。心知肘后岐黄秘,老向人间草木年。
杏满香林澄夕露,桔垂秋井漾寒泉。祗今黄发青山里,无那看云日醉眠。
賣藥囊中況有錢,長桑親訣舊曾傳。心知肘後岐黃秘,老向人間草木年。
杏滿香林澄夕露,桔垂秋井漾寒泉。祗今黃發青山裡,無那看雲日醉眠。
清代:
张湄
澄台上下树婆娑,满目残阳动碧波。天水无垠同一气,风帆如叶岛如螺。
澄台上下樹婆娑,滿目殘陽動碧波。天水無垠同一氣,風帆如葉島如螺。
明代:
罗洪先
金台初献策,彤管受咨询。宝剑虚知已,青刍愧古人。
十年操别鹤,千载著伤麟。日暮寒江上,孤云对白蘋。
金台初獻策,彤管受咨詢。寶劍虛知已,青刍愧古人。
十年操别鶴,千載著傷麟。日暮寒江上,孤雲對白蘋。
明代:
许继
卧疴人事违,流景自如昔。年年溪南村,霜叶千树赤。
既为升平民,所好胡不得。耕凿给妻孥,相看至头白。
卧疴人事違,流景自如昔。年年溪南村,霜葉千樹赤。
既為升平民,所好胡不得。耕鑿給妻孥,相看至頭白。
清代:
梁启超
久分生涯托涧薖,齑盐送老意如何?奇情未合销磨尽,风雨中宵一啸歌。
久分生涯托澗薖,齑鹽送老意如何?奇情未合銷磨盡,風雨中宵一嘯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