捶胸顿足
捶胸顿足 (搥胷頓足 ) 是一个汉语成语,拼音是chuí xiōng dùn zú,捶胸顿足是中性词。。。。

拼音读音
拼音chuí xiōng dùn zú
怎么读
注音ㄔㄨㄟˊ ㄒㄩㄥ ㄉㄨㄣˋ ㄗㄨˊˊ
繁体搥胷頓足
出处明 李开先《闲居集 昆仑张诗人传》:“有告之者,殊不之信也;已而知其实然,捶胸顿足,若不欲生。”
例子孔明说罢,触动玄德衷肠,真个捶胸顿足,放声大哭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六回)
正音“捶”,不能读作“chuī”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人焦急、悲伤、无可奈何的。
辨形“捶”,不能写作“棰”。
近义词痛心疾首、呼天抢地、椎心泣血
反义词眉开眼笑
英语in deep sorrow
俄语в безысхóдном гóре
日语胸(むね)を敲き,地団駄(じだんだ)を踏(ふ)む
※ 成语捶胸顿足的拼音、捶胸顿足怎么读由国学字词网成语大全提供。
在线汉字转拼音
※ 与(捶胸顿足)相关的成语及拼音:
| 离世遁上 | 超脱世俗,回避君上。 |
| 高屋建瓴 | 建:倒水,泼水;瓴:盛水的瓶子。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。比喻居高临下,不可阻遏。 |
| 故家乔木 | ①谓世家的人才、器物必定出众。②喻指乡贤。 |
| 彬彬有礼 | 彬彬: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。形容文雅而有礼貌。 |
| 香草美人 |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。 |
| 存而不议 | 存:保留;议:讨论。指把问题保留下来,暂不讨论。 |
| 大惑不解 | 惑:疑惑迷乱;解:理解。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。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;想不通;不可理解。 |
| 河鱼腹疾 | 指腹泻。 |
| 安安静静 | 指没有声音,没有吵闹和喧哗。 |
| 兢兢战战 | 兢兢:小心谨慎的样子;战战:畏惧的样子。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。 |
| 成竹在胸 | 成竹:现成完整的竹子。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。 |
| 大失所望 |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。形容非常失望。 |
| 飞檐走壁 |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,能够跳上房檐,越过墙壁。 |
| 昂藏七尺 |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。 |
| 酒能乱性 |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,就会淫乱。 |
| 作贼心虚 | 虚:怕。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
| 难上加难 | 难:不容易。形容极端的难度。 |
| 本末倒置 | 本:树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树梢;比喻事物的枝节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。 |
| 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 | 阋:争吵;墙:门屏;御:抵御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一致对外。 |
| 款学寡闻 | 形容学问浅、见识少。 |
| 冲锋陷阵 | 陷阵:攻破;深入敌阵。冲向敌人的防线;攻破敌人的阵地。形容作战英勇。 |
| 黄耳传书 | 黄耳:犬名;书:书信。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。后比喻传递家信。 |
| 树欲静而风不止 | 树要静止,风却不停地刮着。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。 |
| 兵微将寡 | 微、寡:少。兵少将也不多。形容力量薄弱。 |
|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|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,混一天算一天,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。 |
| 不可磨灭 | 磨灭:指痕迹、印象、功绩、事实、道理等;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。形容永远不会消失。 |
| 春去冬来 | 春天过去,冬天到来。形容时光流逝 |
| 珠还合浦 | 合浦:汉代郡名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。 |
最近成语拼音查询:
更多成语的拼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