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光同尘的成语故事


和光同尘

拼音hé guāng tóng chén

基本解释和;同:一起;混同;光:荣耀;尘:尘俗。指把光荣与尘浊同样看待。

出处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和其光,同其尘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和光同尘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和光同尘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人才济济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62回:“闰臣见人才济济,十分欢悦。”
莫衷一是 清 吴趼人《痛史》第三回:“议论纷纷,莫衷一是。”
付之一炬 唐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戍卒叫,函谷举,楚人一炬,可怜焦土。”
白费心机 清·唐芸洲《七剑十三侠》第142回:“我只落得白费心机,徒然失身于人,也不能遂我之愿。”
颠沛流离 宋 张世南《游宦纪闻》第九卷:“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,保有之难也,而共振显之。”
盲人说象 元 黄溍《书袁通甫诗后》:“吾侪碌碌,从俗浮沉,与先生相去远甚,而欲强加评品,正如盲人说象。”
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 许浑《咸阳城东楼》诗:“溪云初起日沉阁,山雨欲来风满楼。”
举重若轻 清 赵翼《瓯北诗话》:“坡诗不尚雄杰一派,其绝人处,在乎议论英爽,笔锋精锐,举重若轻,读之似不甚用力,而力已透十分。”
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三十七回:“宋江听罢,扯定两个公人说道:“却是苦也!正是‘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。’”
一文不名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佞幸列传》:“竟不得名一钱,寄死人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