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舍道旁的成语故事


作舍道旁

拼音zuò shě dào páng

基本解释比喻众说纷纭,事情难成。

出处《幼学琼林 卷三 人事类》:“作舍道旁,议论多而难成。”


作舍道旁的典故

东汉时期,汉章帝想命令博士曹褒负责修订礼乐工作,班固则主张召集京城所有的儒生共同研究制定礼乐。汉章帝认为让儒生来做就等于“作舍道傍,三年不成”,就坚持让曹褒完成,经审阅,共采纳150篇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作舍道旁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博学多闻 《文子 精诚》:“虽博学多闻,不免于乱。”
流离琐尾 《诗经 邶风 旌丘》:“琐兮尾兮,流离之子”。
动天地,感鬼神 金·元好问《陶然集诗序》:“诗之极致,可以动天地,感鬼神。”
高耸入云 刘伯承《回忆长征》:“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,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。”
春风化雨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有如时雨化之者。”
杀手锏 艾煊《大江风雷》第四部:“他认为这是最后最厉害的杀手锏,这两句话抛出去,可以使杨大新理屈词穷,哑口无言。”
秣马厉兵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六年》:“搜乘补卒,秣马利兵,修陈固列。”
屈指一算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四回:“匆匆过了中秋,雯青屈指一算,那天正是出场的末日。”
饮水思源 北周 庾信《征调曲》:“落其实者思其树,饮其流者怀其源。”
暴取豪夺 宋 苏轼《策断上》:“国用不足,则加赋于民,加赋而不已,则凡暴取豪夺之法,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。”